北京新年初雪“如约而至”
晨报讯(记者 王海亮)京城步入新年后的第一场全市范围降雪虽然还达不到鹅毛大雪的水平,但已经从以往几次的雪粒儿“脱胎换骨”成有模有样、成片飘落的雪花了。
其实雪从6日晚上10点多就开始下了,开始湿度不太够,雪量很小,断断续续。昨天清晨,从梦乡中醒来的市民推开窗户先闻到的是湿漉漉的味道,打入眼帘的是一片洁白,虽然马路上的雪并未堆积,但屋顶、树上、车顶上都被白雪覆盖。
这场初雪可谓“如约而至”,很多地方也有洋洋洒洒的感觉,但总体降雪量并不大。市气象台统计数据显示:从6日20时至7日14时,城区平均0.1毫米,全市平均0.2毫米,均只有小雪水平;全市最大降雪量在平谷玻璃台,1.8毫米,五元桥1.6毫米,其他地区微量到0.9毫米。昨天9时15分,市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路面将出现积雪、结冰现象,要注意交通安全。
从降雪量看,这场新年的初雪不算大,但有心的市民还是觉得很惊喜——有市民兴奋地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拍的漂亮的雪花,还在旁边搁了一个一角硬币做对比,“北京的雪花无比硕大!看来这次的水汽还真足啊!”
气象专家说,此次降雪是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配合默契,在高湿度、低温度下成功形成的。这是2012年的第一场雪,也是2011年末2012年初冬季的第四场雪,前面三次降雪都发生在去年12月。
一直到昨天下午两点多,平谷、顺义、通州、朝阳还在下雪。到今天就没有雪了,天气以多云为主,最高温2℃。今天大伙儿能看见太阳,但不是真正的大晴天,要到明后天,随着新冷空气到来,才能迎来彻底的阳光灿烂,10日京城还会刮起三四级北风。
■2012第一场雪·交通
雪天疾行
两车相撞
晨报讯(记者 郝涛)昨日上午,因为雪天路滑,位于通州区京哈高速收费站南200米处的通马路上,一辆装载粉煤灰的大罐车与一辆邮递车相撞,事故导致通马路大面积堵车。
昨日上午9时30分,梨园消防中队赶到现场,只见一辆装载粉煤灰的罐车横亘在通马路中间,已经严重阻挡了进京车辆的通行。而邮递车则被撞倒在马路边。由于邮递车撞在了粉煤灰罐车的油箱上,油箱被撞裂,导致大面积漏油。事故造成通马路大面积拥堵。对此,消防员迅速采取措施对漏油地面进行覆盖,防止发生危险。
所幸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据交警部门介绍,此次事故是由于雪天路滑,而两车行驶时速度又较快,导致不能有效刹车所引起的。线索:徐先生
■2012第一场雪·机场
航班未受大影响
晨报讯(记者 吴亭 通讯员 李金凤)2012年首场小雪并未对首都机场航班起降造成太大影响。截至昨日14时,首都机场延误滞留1小时以上的航班13架次,进出港合计取消25架次。
首都机场航班信息显示,昨日北京飞往重庆、西安、深圳、厦门等地部分航班取消,飞往沈阳等地航班延误。华北空管局指挥运行协调中心颜晓东总工程师介绍,昨日7时20分,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发布第三次雪情通告,8时,首都机场地区运行协调机制和华北地区协同运行指挥机制同时启动。为加速飞机放行,避免航班大面积延误,塔台管制员根据除冰点情况,安排飞机到相应除冰点除冰。
图为北京首都机场,清洁工在清扫积雪。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2012第一场雪·城管
4万人上街扫雪
晨报讯(首席记者 王彬)昨天清晨,随着降雪出现,酒仙桥、和平街城管分队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督促门前三包单位及时扫雪。
截至昨天11时,城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人次,深入社区、单位,发动社会力量4.3万人次上街参与扫雪,检查门前三包单位2.5万家,检查社区1145个,规范门前三包单位281家。全市各重点大街和地区基本没出现积雪现象,保证了市民雪后顺利出行。
■2012第一场雪·环卫
多功能除雪车上路
晨报讯(记者 王萍 通讯员 王东坡)1月6日晚间,北京降下今年首场雪,环卫集团根据预报的雪情,启动了“蓝色预警”方案。
昨天,记者在市环卫集团除雪铲冰指挥中心内看到,大屏幕上正在显示北京城区多处交通节点的实时监控画面。在北湖渠路除雪铲冰现场,环卫一线作业人员告诉记者,为应对今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头一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位作业人员驾驶的多功能除雪车,就是环卫集团今年扫雪铲冰的主力军。这种作业车辆根据雪情,利用前置的滚刷能最大限度地扫除路面积雪,利用后置的撒布机还能适量喷洒融雪剂,有效应对路面“地穿甲”现象。
据介绍,环卫集团今年扫雪铲冰将看“天”行事,安排专人关注天气变化,一旦雪情发生,扫雪铲冰应急系统立即启动,将做到 “两小时打通,四小时打透” 、“先立交,再主路”、“先打开一条路,再向两边扩展”的作业顺序。